2019年,灵活用工火了!
为什么会火呢。请听我娓娓道来。
因为2019年国家社保改革,社保入税政策的实施!社保入税让企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惶惶不安!
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人力成本逐年上升,社保入税后成本急剧上升,严重影响企业经营,企业不堪重负,只能实施裁员甚至宣布破产;
另一方面,虽然之前依法缴纳社保也是国家所强制要求的,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有部分“放水”。社保入税后,不缴纳社保或者未足额缴纳社保的就变成了逃税的行为,严重的将构成逃税罪。
社保入税前后调整对比说明:
企业主们急需寻求一条突破困境之路,这个时候灵活用工这种方式的出现就完美的解决了企业的困境!
“灵活用工”在我国法律上没有下过定义,也没有明确解释过灵活用工。
本文中且定义为:
包含以非全日制用工为代表的时间上的灵活、以劳务派遣为代表的雇佣形式上的灵活、以业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形态上的灵活,以及以平台型用工为代表的就业形式上的灵活。
在二战后,美国城市中出现了专门为家庭主妇介绍临时工作的中介公司,工作的来源往往是企业季节性用工增加或正式雇员暂时性离岗,兼职的灵活性使这些家庭主妇们能够兼顾工作与家庭生活。
而这对用工企业而言,也大大增强了用工弹性,缓解了短期人力需求,有效控制用工成本、更好地应对经营风险。
资料来源:观研天下整理
以灵活用工为代表的人力资源服务被广泛采用,为经济增长、产业转型注入新的活力。
事实证明,在越发达的国家,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体系就越完善,使用灵活用工的企业比例就越高,反之则越低。
2017年,据CIETT调查报告显示,西方发达国家的“灵活用工”雇佣模式已经十分成熟。
其中日本“灵活用工”在人力资源行业中占比已到40%,美国紧随其后,占比34%;法国,德国、意大利、波兰等欧洲国家“灵活用工”的占比均达30%以上,而中国的“灵活用工”的构成仅占到人力资源行业的9%,与日本和欧美相比差距较大。
数据参考CIETT调查报告
“灵活用工”的用工模式在发达国家占人力资源行业重要比重的主要原因有:
1、发达国家在国家发展中侧重点逐渐从第一产业(农业)、第二产业(工业)转变为第三产业(服务业),第三产业(服务业)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。
2、在服务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,需要大量的服务业类型的劳动人口。
因此随着人力资源技术的不断深化,发达国家“灵活用工”的用工模式逐渐发展,最终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体量最大的细分行业.
根据近日“互联网女皇”玛丽·米克尔发布的《2018年互联网趋势报告》,在当前的中国经济中,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52%,中国经济正在向服务经济转型。
而服务业现代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:劳动人口不断向服务业转型,并占据就业人口比例的绝大多数。
以发达国家为例,其服务业劳动力占据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通常在72%左右,美国甚至高达81%;但在中国,这个数字仅为39%。
由此可见,中国服务业就业的比例提升空间非常大。
我国作为人口大国,在“灵活用工”雇佣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。
但从2013-2017我国“灵活用工”复合增长趋势曲线图可以看出,过去5年间,我国“灵活用工”雇佣方面有增长加快的趋势,成长态势良好。
在2015-2017年3年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%,走势上升明显。
我国2013-2017灵活用工复合增长趋势
数据参考(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17)
根据《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17》中的数据,“灵活用工”的用工方式已经从2013年的2.7%,增长到2017年的9.1%,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。
灵活用工未来会是企业用工的常态,而灵活用工为企业带来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企业采用灵活用工关系,其用工的灵活性增强,解决企业用工动态波动,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。
目前上海、北京和广州的灵活用工比例最高,全国一半以上的灵活用工出现在这三座城市,其中,又以上海最高。
从就业群体来看,眼下中国的灵活用工就业人群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领域:
一方面是以生活服务型岗位及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的蓝领群体;
另一方面是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中高端技术类岗位;
此外还有专业性较强的辅助型职能岗位就业者。
从雇主方面来看,明确表示“尚无计划”采用灵活用工的比例占到48.29%,而有采用灵活用工计划的企业比例达到51.71%。
蓝领雇主对于灵活就业的接受度非常高,其中又以一线城市蓝领雇主对于灵活就业方式持较大的开放态度。